国内外专家建言南京数字经济发展
主题演讲之后,参加会议的南京市有关部门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与中外嘉宾们进行了交流互动,围绕数字经济,特别是嘉宾的发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理论联系实践,畅所欲言,有问必答。为推进数字产业在南京加快壮大、数字创新在南京蓄势突破、数字企业在南京蓬勃兴起、数字人才在南京广泛汇聚、数字应用在南京深化拓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慧)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针对南京的数字经济发展指出,一个最大的命题就是南京已经发展得不错,下一个阶段怎么上台阶?对此他认为,南京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同时要解决原创的问题。他具体建议,南京一定要高位谋划,高位跨越,要有新的手段、新的办法跳出去,坚持分层谋划;要做“科教兴市,市兴科教”的新示范;要给创新创造以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在经济转型期一定要去浮躁去功利化。 未来新工厂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中欧城镇化领导力项目首席专家尼克莱·彼得森强调,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生产能力与人的创造潜力的结合”,“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改变了公众所扮演的角色,现在的公众我们把他们称为有生产力的公众,他们是产生生产力的,他们创造出了内容,可以被分享,可以被发布。所以,他们也是创造了价值。同时,这样的一个全新工业系统,我们也用到了很多,也是需要人来进行参与,人是其中一个部分。” 为此,杨学鹏提出了五大问题:一、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精准定位 二、如何推动数字经济领域前沿创新 三、如何加快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 四、如何打造通向未来的智慧城市 五、如何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圈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参与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大量政策制定,针对杨学鹏常务副市长提出的五大方面的问题给出了八大建议:第一真正落实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第二以智慧城市为载体推进智能增长,南京智慧城市在全国起步很早;第三发展数字经济以统计、计量、评价为发展标尺;第四真正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信息化就是如虎添翼,现在中国推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就是要让传统老虎长上数字经济的翅膀;第五以创建国家数字经济示范区为目标,把南京创建为国家级数字经济示范区,现在就要变成主动行为;第六以南京数字经济顶层设计为保障,统一进行深化研究,特别是机构改革之后南京市成立大数据局,应该作为开门的工作,提出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整体发展蓝图和行动指引;第七以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为根基,人才是实体经济发展最根本要素;第八把工匠精神和百年大计作为发展准绳。 作为数字经济领域领军企业腾讯集团的副总裁,道峰分析了当前中国不同产业的发展形势,“以制造业为主的传统企业大部分规模已成,瓶颈在于效率不足,特别是创新能力较弱,资源配置较慢,成本控制较慢”。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部分产业已比较成熟,市场总量天花板已现,而对于更多新兴产业,仍面对扩大落地应用场景、快速规模化商用的挑战”。他指出,“创新发展,需要产业互联网实现跨产业数字生态的联动”,就此他给出了腾讯公司的探索经验——“共建产业互联网生态平台,助力各行各业向智能 时代升级”。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兼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指出,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在中国面临着三大挑战:“企业缺少数字化与先进工具”、“企业缺少全面数字转型策略”、“企业缺少先进技术技能人才”。对此,他向南京市建议,“除了引进新的公司和新的人才外,对于已有的产业中,不仅是技术,而且包括做决策的这些人,怎么让他们能够很快的跟上,才更能够让数字化转型在各行各业巩固。” 9月20日,“2019南京市长国际咨询会议”在南京盛大启幕。本届会议由南京市政府主办,会议以“发挥数字经济竞争优势,深化创新名城建设”为主题,围绕数字产业化与传统产业数字化、数字孪生城市与数字治理等议题,十余位权威专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紧扣会议主题,南京市政府有关领导与参会的中外嘉宾展开对话,听取国内外专家、学者及企业家的建议和意见。 河北省科学院党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春成指出,“某种意义上,越是传统技术具有优势的城市,越是在传统意义下建设的完整性比较好的城市,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发展历史比较长的城市,要进行数字城市建设其实难度比新的城市要难的多。”就此,他提出了三点建议:应该以面向城市系统完整地进行规划体系再造;以数据为基础来开展各项建设工作;不能只追求简单的技术进步,而且是要追求城市发展治理、产业服务等综合效率的整体提升。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如火如荼、方兴未艾。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31.3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近3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7.9%,成为世界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学鹏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在“未来已来”的当下,南京只有紧紧拥抱数字经济浪潮,才能跨越赶超、实现引领。 杨学鹏认为,南京已完全具备站上“风口”、建设“数字经济名城”的条件与优势。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南京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城市之一,科教人才资源丰富。作为首个中国软件名城,经过多年积累,南京在数字经济领域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南京把科创与青年放在一起,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里程碑式的决定。”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创新创业青年人对南京至关重要,“一个城市的兴衰,现在就看有没有人来,有没有人走,人的来走就是决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的指标。”吴志强院士建议,南京建设创新中心和数字经济名城过程中,应深度“融入长三角全球创新网络”。 长期跟踪南京数字经济发展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煜波也高度评价了南京的人才优势,“与长三角其他城市比,南京计算机软、硬件和教育行业数字人才聚集优势愈为突出,在互联网软件、教育、金融、健康和零售行业数字人才增长突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跟长三角比,南京比较明显的优势在计算机网络硬件,是长三角平均水平的1.4倍,然后就是软件IT服务、房地产。我们发现到了2018年的时候,在计算机网络硬件的优势是大大突出将近2倍,软件IT服务约1.2倍”。 南京市副市长胡洪主持了会议的主旨演讲环节,他邀请与会专家为南京数字经济发展把脉问诊开良方,出谋划策提建议。围绕会议主题,针对杨学鹏常务副市长提出的问题,参会专家们结合自身针对数字经济的研究和实践做了精彩的发言。 杨学鹏指出,正处于数字经济发展关键节点上的南京,要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抢占先机、走在前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矛盾问题需要解决。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余晓晖认为,在发展数字经济的过程中,发展先导性数字技术与把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要并重,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和先导性、战略性领域,但从市场规模来说,“数字产业化应该是我们数字经济发展经济先导力量,但是产业数字化才是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工业互联网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方法论。 |